健康小贴士

流感高发季,防护莫大意

随着冬季气温降低,人群室内活动时间延长,空气流通不畅,病毒更容易传播,目前已进入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。从我市疾病监测数据来看,近期流感确诊病例有明显上升趋势,广大市民应引起重视,尤其是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更要做好预防工作。

流行性感冒,简称流感,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起病急、传播迅速、传染性强的特点。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,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(或 A、B、C、D)四型,目前在人群中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主要是甲型中的H1N1、H3N2亚型及乙型中的Victoria亚型。

 流感和普通感冒

  有什么区别?

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,高热(部分病例可达39-40℃),伴畏寒、头痛、肌肉或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其他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。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,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。

 如何预防流感?

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显著降低患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根据最新的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(2023-2024)》,推荐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,同时,做好日常防护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:

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;

②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休息,增强体质;

③做好室内通风换气;

④在流感流行季节,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;

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,应居家隔离观察,及时就诊,不带病上班、上课,接触家庭成员或外出时戴口罩,减少疾病传播;

⑥学校、托幼机构等单位应加强晨午检、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,经常开窗通风,加强日常疫情监测,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报告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