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标志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此时,天气开始炎热,但尚未到达最热,故称小暑。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说法。 小暑之名,源自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的记载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未到最热之时,故称为小暑。 传统习俗 食新 过去,民间有小暑时节“食新”的习俗,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农民会拿新米做好饭,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祈求秋后五谷丰登,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。据说“吃新”乃“吃辛”,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。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。 吃伏羊 “吃伏羊”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。《汉书》中就有记载,“久之,伏日,诏赐从官肉”。该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,民间传有“伏羊一碗汤,不用神医开药方”的说法。
小暑节气吃什么?小暑有哪些传统习俗?
18
7 月